01 拿不到
对于有说能力的儿童,我们可以这样玩:把孩子喜欢的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,孩子想要时会拉大人的手,指着那个物品,家长立刻说出物品的名称,只要有眼神对视的情况下孩子说了这个物品,家长就立刻满足孩子。如果家长希望多训练几次,我们可以把这个物品需要拆分成几个小部分。
针对无说能力的儿童,我们可以这样玩:与孩子进行眼神对视,让孩子明白:眼睛看着妈妈,妈妈就会给我想要的。针对有语言能力的儿童,家长的要求可以是:我要××;请给我××;我还要××;帮我拿××;我想吃××等等。
02
不见了
针对只有两三个字语言基础的儿童,家长希望其语言表达能长一些,我们可以这样做:制造点小困难、烦,让孩子学习请求别人的帮助。
例如:在家中,当和孩子玩拼图、插蘑菇钉或者是玩多配件玩具时,家长可以趁孩子不注意拿走一块或一个蘑菇钉,在孩子想要完成时发现东西少了,家长立即语言辅助孩子:拼图在哪里?蘑菇钉在哪里?然后和孩子一起寻找。
寻找的时间由家长进行把控,一般建议先短,让孩子先有成功的喜悦感,再慢慢延长寻找的时间。同时在寻找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在语言上呼应:拼图在哪里,重复这样的话语直到很惊喜的找到了。
03
快给我
做孩子喜欢的事而又故意忽略他,并在他眼前“炫耀”,诱导他提要求。
例如:吃东西时,不招呼他;拿他较喜欢的玩具在他面前玩;吃饭时,不给他摆碗筷,大人开始吃饭;大家出门不叫他;在他面前玩他较感兴趣的游戏,让他表达:“我也要”。这个小游戏适合任何语言程度的儿童。
对无语言的儿童的要求是只要能有眼神对视,或发出一些咿呀语的请求信号后家长就可立刻满足。当儿童清楚明确的提出要求后家长也可满足儿童。